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著(2009)。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Free—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羅耀宗、蔡慧菁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2009出版)
一、直接交叉補貼模式(Direct cross-subsidies model)
Anderson(2009)指出「買一送一、買1000送100」是我們最常見的行銷手法,其目的為:
一、薄利多銷。
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三、以獲利低的產品當誘因,提高獲利高的產品銷售數量。
十七世紀紐奧良有句俗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其背後的含意與問題很簡單,就是看由誰來買單及如何買單罷了。
「免費」主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盡辦法讓消費者感覺獲得更好的優惠或是一種新的感受,並讓消費者願意將口袋的錢掏出來購買商品。
第一種免費模式稱為
「直接交叉補貼模式」,亦即,消費者向生產者採購A產品或服務,同時取得「免費」的B產品或服務;生產者以A產品的利潤補貼B產品的成本,藉以達到增加產品銷售量或是增加市場佔有率,亦可解釋成薄利多銷模式,再者也可以說是以高獲利A產品補貼低成本之免費B產品(參見上圖)。
再由下列案例說明,來更熟悉「直接交叉補貼模式」的應用。
1. 立即補貼:付費產品補貼免費產品,購買咖啡、飲料、麵包買一送一。
消費者購買一產品所支付的費用,用來補貼第二項免費產品的成本,此種即為交叉補貼的「免費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薄利多銷的促銷模式。
2. 間接補貼:日後付費補貼現在免費,電信業者推出零元手機。
電信業者主要利用電話門號綁約2~3年,驅使消費者在這段期間不可更換電信公司,並以每個月固定電話月租費的方式,在合約期間內能夠從消費者通話費中或是加值服務中獲得利潤,補貼手機的成本。
3. 立即補貼:付費者補貼免費者,夜店業者舉辦淑女之夜活動。
業者針對女士免費,吸引眾多的美妹來店參與活動,再利用這些美女當作資源吸引更多的男士來店消費,男士消費的錢用來補貼女士來店免費活動的成本。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_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何星瑩(2010)未發表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