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經由林達宏老師的分享~看到一篇熟悉的文章

林達宏執行長

達陣資訊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達陣國際培訓學苑創辦人兼執行長
CBA異業結盟 永佳分會會長,青創會講師

http://www.darchentraining.com/features-2/%E6%9E%97%E9%81%94%E5%AE%8F%E5%9F%B7%E8%A1%8C%E9%95%B7%E7%B0%A1%E4%BB%8B/
https://www.facebook.com/tahunglin?fref=nf

11種顛覆未來的免費模式!林偉賢老師

企業之間的較量,具體的戰場體現在營銷上。追究營銷問題的源頭,是“供求關係”之間的失衡。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供應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需求。產能過剩,產品過剩,也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烙印與標誌。   
如何改變供求之間的關係?如何讓供在短期內小於求?如何獲得更多的客戶?這是多數企業家每一天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競爭與思索中,誕生了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免費模式。   
免費模式,是在這種矛盾下應運而生的新型模式。免費模式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會不斷的滲透到各個行業中,這不單單是加速了行業內部的洗牌速度,更是加速了行業之間的洗牌速度。   
未來,免費模式會讓行業之間的界限變得越發的模糊,尤其是邊緣行業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徹底顛覆我們對原有行業的認知。有人說它是一個天使,也有人說它是一個魔鬼,但不論如何,它已悄然而至,而你我要做的就是快速適應它的變革。   
免費模式的核心是“設計企業隱性的利潤空間”,即延長企業的利潤鏈條,通過設計免費的項目,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戶,而後在下一個階段實現企業的盈利。   

免費模式根據性質與行業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的十一種模式:   
一、體驗型模式   客戶往往對待一個新的產品抱著懷疑與渴望的雙重態度,讓客戶感覺到安全與信任,就成了企業營銷的核心。   
體驗型模式,是通過客戶先進行體驗,獲得客戶的信任後,再進行成交的方式。   
這一種模式,具體的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企業設計可以用於體驗的產品,客戶可以免費體驗該產品,感覺良好後再進行消費;   
一種是與時間掛鉤的免費體驗,就是客戶在單位的時間內,可以免費體驗該產品,而後進行資費長期的使用。   

二、第三方資費模式   
我們需要客戶,而有一些企業更需要我們的客戶。從而我們轉化成了一個資源對接的平台。  
簡單說,消費我們產品的客戶將會獲得免費,而向我們資費的是想擁有我們客戶的第三方,如:報紙、電視、廣播、雜誌等。   
消費者是免費獲得,而資費方是第三方的企業。  
 
三、產品型模式   
免費獲得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通過某一產品的免費來吸引客戶,而後進行其他產品的再消費的方式。   
產品型模式是一種產品之間的交叉型補貼,即某一個產品對於客戶是免費的,而該產品的費用由其他的產品進行了補貼。   
產品型模式分為三種:   
1、誘餌產品的設計(設計一款免費的產品,目的是培養大量的潛在目標客戶);   
2、贈品的設計(將一款產品變成另一款產品的免費贈品;或者將同行業或邊緣行業的主流產品變成我方的免費贈品)   
3、產品分級的設計(普通版的產品,客戶可以免費得到,高級版本或個性化的產品客戶需要資費)。   
四、客戶型模式   
人類是群居性的動物,在人群中一部分人群對於另一部分人群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通過對其中一部分人群進行免費,從而獲得另一份人群的消費。   
該模式是企業找到一部分特定的客戶進行免費,對另一部分客戶進行更高的收費,實現客戶與客戶之間的交叉性補貼。   
這種模式設計的關鍵核心,在於找到特定的客戶群。比如可以女士免費男士收費;小孩免費大人收費;過生日者免費朋友收費,老人免費家屬收費等等。   

五、時間型模式   
有些行業具有明顯的時間消費差異。比如電影院,上午看電影的人群非常少,那麼可以在上午對客戶進行免費,從而吸引大量的客戶在上午進入電影院,而電影結束時往往是中午,客戶會進行餐飲等其他的消費。   
時間型模式是指在某一個規定的時間內對消費者進行免費。如:一個月中的某一天,或一周中的某一天,或一天中的某一個時間段。   
採用這種模式要將具體的時間固定下來,讓客戶形成時間上的條件反射。該模式,不但對客戶的忠誠度、宣傳上有極大的作用,另外客戶還會消費其它的產品,可以進行產品之間的交叉補貼。   

六、功能型模式   
有一些產品的功能,可以在另一些的產品上體現,於是可以將另一種產品的功能對客戶進行免費。 
功能型免費模式是指將其他產品的功能在我們的產品上進行體現,讓客戶獲得免費的使用。如:手機免費了相機、U盤等等功能。   
這種模式將會愈演愈烈,成為行業消亡行業的終結者。 
  
七、空間型模式   
企業為了拉動某一特定空間的客戶數量,對於指定的空間,客戶可以獲得相關的免費。   
空間型模式是指該產品或服務對於客戶來說是收費的,但是指定的空間或地點客戶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待遇。   

八、跨行業型模式   
將其他行業的產品當做我們的誘餌產品或者是贈送產品,來吸引客戶消費我們行業的主流產品。 
跨行業型模式是指企業將其他行業的產品納入我們的產品體系,而納入的產品對於客戶來說是免費獲得的,條件是消費我們的主流產品。   
這種模式將使得行業之間的界限越發的模糊,會將一個行業部分或全部的併入另一個行業。 
  
九、耗材型模式   
有一些產品的使用,需要大量的相關耗材,從而對該產品進行免費,而耗材進行資費。   
消費型模式是指客戶將免費獲得我們的產品,但是由該產品引發的產品(耗材)客戶需要資費。   

十、增值型模式   
為了提高客戶的粘性與重複性消費,我們必須對客戶進行免費的增值型服務。   
如:服裝可以做到免費燙洗;化妝品可以做到免費美容培訓;咖啡廳可以做到免費的英語培訓等等。   
十一、利潤型模式   
利潤型模式是指客戶將免費獲得我們的產品,甚至是服務、營銷及產品的使用。條件是我們將參與產品所產生利 潤收益的分配。如某一些醫療器械,醫院可以免費的獲得,而我們要參與該產品的利潤分成。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FREE免費經濟免費商務模式之關鍵組成構面或要素

   
        經由文獻探討分析發現,將「免費商務模式」解構萃取出多項要素,再針對要素一一探討整合並與指導教授討論篩選留下關鍵構面或要素。

        這五個要素將是探討坊間「商務模式」是否屬於「免費商務模式」的基本參考,其「商務模式」有可能為階段性或常態性者,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常態性的「免費商務模式」,他才是一個永續的經營模式。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_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何星瑩(2010)未發表之論文。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三方角色以O易O交換標的環交易模式 (免費商務模式)


      「以O易O交換標的環交易模式」之交易模式,已經包含大多數的「直接交易模式」,若將其進一步的延伸到「三方角色以O易O交換標的環交易模式」可視為「間接交易模式」,其交叉組合模式更多元應用更廣,可將第二種免費模式「三方市場模式」包含近來。(如上圖)。

1.  說明如何將「三方市場模式」應用於此模式內,首先角色定義為(A)生產者。(B)消費者。(C)廣告主。

      (A)生產者(Google)提供免費的搜尋服務給(B)消費者使用,眾多的(B)消費者幫(A)生產者創造眾多使用者形成規模經濟,吸引(C)廣告主。(A)生產者提供廣告空間給(C)廣告主做產品或服務廣告,(C)廣告主必須支付費用給(A)生產者(點擊網頁收費制度)。

      (B)消費者使用(A)生產者提供免費的搜尋服務同時,也可看到(C)廣告主的關鍵字廣告,當(B)消費者點擊(C)廣告主的關鍵字廣告時,(C)廣告主必須支付費用給(A)生產者。(B)消費者因關鍵字廣告連結到(C)廣告主的網頁後,產生後續的消費行為則是(C)廣告主的獲利來源。

2. 說明如何將「慈善愛心模式」應用於此模式內,首先角色定義為(A)生產者(公益團體)。(B)消費者(需要幫助者)、(C)捐款者(義工)。

      (A)生產者(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免費的服務給(B)消費者(智能障礙、自閉症、唐氏症、腦性麻痺或其他伴隨有智能障礙之多重障礙者),(A)生產者,幫助(B)消費者,發展遲緩及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並配合智能及發展障礙者的需求做全面考量,提供了從生活自理訓練、職業訓練等服務,到休閒活動與社團組織等,(C)捐款者,捐出自己的愛心善款,並實際投入義工服務,配合(A)生產者,提供給需要者一個資源完整的服務環境。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_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何星瑩(2010)未發表之論文。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慈善愛心模式(Charity Model) (免費商務模式)



        此模式主要針對公益團體的「商務模式」,角色說明:(A)生產者(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等)。(B)消費者(受虐待者、獨居老人、育幼院、文化藝術、特殊族群等)。(C)捐款者(善心人士、義工等)。

       (A)生產者,免費提供有形或無形的幫助給(B)消費者,所謂有形或無形的幫助係指金錢、物資、食物、生活日用品、照護、心靈慰藉、陪伴等。

       (C)捐款者,捐助金錢或勞役給(A)生產者,或直接捐助給(B)消費者,(B)消費者,得到「免費」的幫助。此模式即為「慈善愛心模式」。

        若將時間軸拉長到5年、10年或更長時間來看,當(B)消費者,有能力自力更生時,可能會角色轉換變成(C)捐款者,這是一個善的循環。

        再由下列案例佐證與瞭解熟悉「慈善愛心模式」的運作模式。

        1.台灣世界展望會所辦的「飢餓30人道救援行動」的活動:

        舉辦各式型態的募款活動(邀請名人、藝人參與等),集合大眾捐款者的善款,投入捐助需要幫助的地方,如海地震災、全球糧荒、回應愛滋疫情、關懷戰區兒童、八八水災等,有錢的人捐出善款、有力的人參與活動執行,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2. 財團法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09年舉辦的「藝想世界─新移民家庭藝術公益計劃」:

        以「文化藝術」為主軸,邀請「新移民家庭」「免費」參觀展覽、美術館及藝術村等藝文空間,並結合藝文機構資源,邀請藝術家一同討論,為新移民家庭量身訂作親子藝術工作坊,從討論、創意發想、共同創作、分工合作等互動過程,培養親子間默契及增進彼此的感情,藉由藝術語彙作為一種溝通的方式。希望能提升「新移民母親」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自信心與自我認同,與孩子們分享共同創作的難忘回憶。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_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何星瑩(2010)未發表之論文。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以O易O交換標的環交易模式 (免費商務模式)

       
        盧鴻鋆(2010)表示,「以O易O模式」的一種特殊型式,這節主要探討此交易模式。其中,「O」我們定義為「交換標的環」其內容包含了物品、時間、勞務、技能、資訊、知識、貨幣(古代貝殼、現代錢幣)等等,亦即,凡是可以定義出價值高低之標的物,皆可包含在內。「以O易O模式」我們將其重新定義為「以O易O交換標的環交易模式」,交易組合種類如:以物易物、以物易時間、以物易勞務等等皆屬與此類(參見上圖)。

再由下列案例說明,來熟悉「以O易O交換標的環交易模式」的應用。


1. A早餐店製作香噴噴的燒餅油條與豆漿販賣,B消費者以貨幣跟A早餐店採購早餐「以物易貨幣」

2. A漁夫在大海所捕獲的魚獲與B農夫在田裡耕種的蔬菜相互交換,即所謂的「以物易物」

3. A鋼琴師以他的專長鋼情教學在網路上與B賣家採購一只名牌包包,即所謂的「以技能易物」

4. A上班族想取得一張歌手現場CD簽名,沒時間去排隊拿了一台MP3當酬勞請B學生去排隊取得珍貴的CD簽名,即所謂的「以物易時間」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_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何星瑩(2010)未發表之論文。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免費(Free)商務模式之非貨幣市場模式架構圖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著(2009)。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Free—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羅耀宗、蔡慧菁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2009出版)

    Anderson(2009)指出,維基百科的文章內容完全「免費」,主要是以利他精神存在;網路是他的載具、分享是他的原動力,他豐富的內容是靠使用者自發性的上網分享知識,也因此「分享」(Share)無形中形成了一種產業,而分享的動機可能是名譽聲望、引來注意、自我實現、好玩、結緣、滿足自我等等。生產者提供免費的資訊、服務,消費者提供自己的關注、或是其他非貨幣報酬的方式回饋生產者(參見上圖)。

再由下列案例說明,來更熟悉「非貨幣市場模式」的應用。


1. 麻省理工學院線上課程(開放式課程網頁):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網頁」,其目的為開放分享教育資源、教育理念和思考模式,希望能夠啟發其它的大學開始將網路當作教育資源的一部份,作法是提供線上的課程讓世界各地的任何使用者皆能夠免費使用;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將「麻省理工學院線上課程」翻譯成各國語言,提供完全免費的內容讓所有使用者使用,不會因為語言障礙而無法學習最新最好的免費教育資源。

2. Google搜尋

        當我們使用Google提供免費搜尋引擎,在我們始使用搜尋功能的同時Google在使用者身上也攫取了許多免費的資訊,如我們輸入的關鍵字內容、頻率、方法、地點、時間等,都成了輔助其修正其搜尋引擎的重要資訊,以利Google修正搜尋引擎的運算,讓使用者能夠更精準的搜尋到想要的資訊。

資料來源:實踐大學_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何星瑩(2010)未發表之論文。